关于建筑减隔震的特性都有哪些?

发布时间:

2023/11/13 20:16

采用减隔震技术的有关建设、设计、施工、监理及物业管理单位要认真执行(建质[2014]25号),保证减隔震技术在工程应用中的和质量。

其中,是减隔震技术最重要的优势。同时,还可以给减隔震技术贴一个的标签:不仅保护建筑结构的,还保护其附属物(装修、家具、仪器、设备等)的。

(2014年7月4日)日前下发通知,推进减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应用,确保全省减隔震工程的质量。山西省的学校和幼儿园的新建教学用房、学生宿舍、食堂以及医院的新建医疗建筑,必须采用减隔震技术。在建筑施工环节,施工单位应编制减隔震装置及其构造措施专项施工方案,会同监理单位对减隔震产品见证取样,并经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合格后方可安装施工。

持续完善一体化配套服务,综合能力垫厚竞争壁垒。区别于传统减隔震产品生产销售商,公司为建筑物减隔震的全生命周期提供一体化配套服务。公司在建筑物立项和设计阶段就保持与客户的沟通,为客户提供工程项目隔震技术咨询,隔震结构分析设计;对于具有特殊结构要求的建筑物,还可以提供非标准化减隔震产品的定制研发生产;在项目具体施工建设阶段,公司有专业团队进行定向技术支持和服务,指导安装,并在项目建成后,为业主方提供售后跟踪和产品维护,形成了的完整产业服务链。

此外,配套立法,同步发布和生效的,明确了行业的国家标准;和修订的已发布征求意见稿;而公司参编的已召开审查会,形成减隔震行业的技术规范。建筑减隔震行业在国家顶层设计的政策体系渐趋完善。

从广义的减隔震技术应用角度来讲,参照日本减隔震行业的发展历程,日本减隔震技术发展较早,自1995年阪神大地震之后,日本减隔震行业便快速发展,截至2020年,日本减隔震建筑达11450栋。而日本应用减隔震的建筑类型包括公共建筑、住宅(含一户建)、超高层等,其中超高层抗震方案应用上争论较多,主要关于隔震建筑面临的倾覆及自振周期等问题,因此自2000年开始日本每年建设的超高层建筑中,约40%左右采用减震,约20%左右采用隔震。此外,抗震加固领域使用减隔震既能够节省造价,同时不妨碍建筑物正常使用,尤其是隔震技术进行抗震加固时,施工主要在地下,无论对于建筑立面还是内部空间影响都很小。

查看更多...

免责声明:内容转发自互联网,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,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果您发现本网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:service4006@300.cn进行举报,并提供相关证据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。